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院希望在未来三年里建设成为国内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重镇,全面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具体而言,研究院希望在目前已有硕士学位授予点的基础上尽快申报博士点,形成一个涵盖硕博的高层次、精英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考虑到区域国别学的战略属性和高门槛,研究院定位于小而精、小而美的人才培养高地,大致形成每年为社会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余人、学术型博士研究生10余人的人才培养规模。同时,研究院将力争在未来三年里形成一个由20余名博士生导师和30余名硕士生导师共同构成的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依靠这支队伍建设大约20余门精品研究生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制度建设上,研究院将大力推动硕博连读制度和本研一体化培养体系,鼓励优秀本科生提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鼓励优秀硕士研究生连续攻读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博士研究生学制4年,硕博连读和本科直博学生学制5-6年,研究院将注重语言能力训练和海外实践经历积累,确保绝大多数研究生都能掌握除了英语之外的第二外语语种,同时有至少3个月以上的对象国学习、调研和实践经历。
根据研究院的发展战略重点和自身区域国别特色,研究院的人才培养将采取顶层总体规划和导师自主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导师组的功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国家亟需的高水平人才。研究院人才培养的方向重点向欧洲研究、欧亚研究两个核心区域板块倾斜,同时兼顾美国研究、亚太研究(含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这两个辅助区域板块。这四大区域板块的人才培养比例大致按照35%、25%、20%、20%进行分布,每年根据生源市场和毕业市场情况进行适度的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