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时事热点】中东新闻周报(1.22-1.28)

01

1月22日


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22日报道说,以方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正在进行的停火谈判“取得进展”。报道说,在观察到哈马斯的立场发生变化后,谈判“取得了进展”。报道援引以色列安全部门官员的话说,以方的新提案要点包括:释放除以军士兵以外所有被扣押的以色列人、达成长期停火、以军从加沙地带几个地区“战术性撤离”、释放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的巴勒斯坦“安全囚犯”等。报道援引另一名以色列官员的话说:“我们注意到哈马斯立场的转变,我们很乐观,但情况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报道说,以方预计当天将收到哈马斯对上述建议的回应,但由于以军正在加沙地带南部的汗尤尼斯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哈马斯的回应或将推迟。

  巴勒斯坦多家媒体22日报道,以色列军队当天密集轰炸汗尤尼斯,造成至少50人死亡、100人受伤。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2.52万人死亡、逾6.3万人受伤。以色列方面说,冲突造成130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

adb2944cc12b61b72ec4583cd984642f.jpg

02

1月22日


据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22日报道,美国和英国战机当天夜间对也门首都萨那和其他省份发动了空袭。报道说,萨那当天遭到美英战机7轮空袭,打击目标集中在位于萨那北部的戴拉米空军基地和西部的哈法军营。美英战机还空袭了塔伊兹、贝达和荷台达等数个省份的胡塞武装目标。当天在空袭发生前,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曾发表声明说,该组织向一艘在亚丁湾行驶的美国军用货轮“海洋爵士”号发射了数枚导弹并击中该船。

  美国多家媒体22日援引美国国防部官员消息报道说,美英联军当天对也门境内胡塞武装目标实施了新一轮打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当天早些时候报道说,美方已将打击胡塞武装目标的行动命名为“波塞冬弓箭手行动”,这意味着美国及其盟友的打击行动将更具组织性,且可能延续更长时间。美国总统拜登22日与英国首相苏纳克通电话。美国白宫发布的通话纪要显示,双方讨论了胡塞武装对红海水域商船和军舰的袭击,重申将致力于保护该地区航行自由、国际商业以及船员生命安全。


03

1月22日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22日说,自去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已有超过2.5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超过6.2万人受伤。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说,本月19日以来,又有343名巴勒斯坦人丧生,573人受伤。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当天表示,加沙地带通信已连续第七天处于中断状态。该机构在社交平台发文说,加沙电信服务中断,阻碍了人们获取求救信息和呼叫急救人员,同时阻碍人道主义响应行动。

  根据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最新报告,目前已确认加沙地带有170万人流离失所。自去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这些流离失所者中至少有335人在该机构设施内避难时遇难,1161人受伤。此外,还有151名近东救济工程处工作人员遇难,141处设施受损。


04

1月23日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3日在安理会巴以问题高级别会上讲话时指出,以色列领导人上周反复明确拒绝“两国方案”是不可接受的。古特雷斯说,“两国方案”是巴以冲突得以持久解决的唯一出路。以色列领导人拒绝“两国方案”、否认巴勒斯坦人的建国权,将激化对立、无限期延长已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巴以冲突。古特雷斯指出,应坚决反对任何一方拒绝接受“两国方案”。“两国方案”是以色列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愿望都能够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他说,以色列人民的合法安全需求必须得到实现,巴勒斯坦人民独立建国的权利也必须得到普遍认可,以色列的军事占领必须结束。古特雷斯再次呼吁立即在加沙地带实行人道主义停火,以确保向加沙运送足够的人道主义援助,便利人质的释放,缓和整个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他敦促国际社会团结一致,支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采取果断行动、推进有意义的和平进程,并表示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应拿出勇气和决心,推动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
巴勒斯坦外交部长里亚德·马立基在会上指认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野蛮的轰炸行动”,导致大量平民流离失所、食品匮乏。
约旦外交大臣艾曼·萨法迪要求追究以色列阻止巴勒斯坦建国及犯下战争罪的责任,敦促安理会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决议以阻止以方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大规模谋杀”。
伊朗外交部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扬强调,阻止以军在加沙地带的“种族屠杀”是确保地区安全的关键。
美国副国务卿乌兹拉·泽亚在会上说,拜登政府对外政策的一个关键诉求是在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同时,推动以色列与中东地区融合以及与地区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泽亚还说,总统拜登要求以色列在推进军事行动时务必避免平民伤亡。
与会的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则揪出美方一票否决安理会关于在加沙地带停火的决议草案的“黑历史”,批评美国“说一套做一套”。“美方这一行径无疑是放任以色列持续不断地集体惩罚巴勒斯坦人民。”拉夫罗夫说。


05

1月23日


美国中央司令部23日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说,伊拉克当地时间24日凌晨,隶属于该司令部的美军部队对伊拉克境内三处武装组织设施实施打击。声明说,此次行动由美军独立实施,被打击的设施属于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组织“真主旅”及其他与伊朗有附属关系的武装组织,目标包括“真主旅”总部、仓库和用于发射火箭弹、导弹和无人机的训练地点。声明说,此次行动是对“真主旅”等组织近期一系列袭击行动的回应,包括该组织20日对伊拉克西部驻有美军的阿萨德空军基地的袭击。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23日在一份声明中证实了打击行动,称美军不寻求升级该地区冲突,但会做好采取进一步措施的准备,以保护美方人员和设施。


06

1月23日


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23日在弗吉尼亚州马纳萨斯市发表竞选连任演讲时,被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者14次打断。示威者抗议美国政府持续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高呼“停火!”当天的演讲是拜登首次与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在竞选连任活动中同台。演讲围绕今年总统选举核心议题之一堕胎权,拜登对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前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火力全开”。只是,演讲被示威者反复打断。他们高喊“你要杀死多少孩子?”等口号,展开巴勒斯坦国旗,举着写有“停火”“停止种族灭绝”的标语。
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示威者看似行动协调,在拜登演讲的不同时刻、在观众席不同区域,站起来呼喊口号。拜登一度看似有些懊恼。第七次被打断后,拜登说:“这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我相信还会有几次。”拜登支持者则以“再干四年”“我们出发吧,乔”等口号对抗示威者。示威者被联邦特情局、当地警察局等执法机构安保人员带离会场。拜登演讲结束后,数十名示威者在会场外继续向离开的总统车队抗议。自拜登开启竞选连任活动以来,他的多次演讲被示威者打断。示威者抗议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拜登23日的演讲是遭示威者打断次数最多的一场。

3028a4eb880bf211bac089c8aef5636b.jpg

07

1月24日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24日在首都安卡拉与到访的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晤,双方重点讨论了巴以冲突升级问题,强调巴勒斯坦问题是土伊两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埃尔多安在会晤后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与莱希讨论了结束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关各方应避免采取进一步威胁地区安全与稳定的行动。双方呼吁尽快采取紧急措施,推动在巴以地区建立公正持久的和平。埃尔多安说,两国重申对巴勒斯坦正义事业的支持,承诺在这一问题上将继续保持合作。莱希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伊斯兰世界的首要问题是巴勒斯坦问题。那些声称捍卫人权的人已经失职。我们同意支持巴勒斯坦事业。”莱希当天对土耳其进行为期一天的正式访问,与埃尔多安在安卡拉共同主持伊土高级合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双方还签署了10项涉及能源、旅游、贸易和通信等领域的合作协议。


08

1月24日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以色列军队22日起对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发动大规模攻击,已造成数百人死亡,许多人逃离家园,联合国有关机构在当地设施也遭袭。目前,以方攻击仍在继续,短期内冲突双方停火依旧无望。
以军24日发布战况通报说,以军在汗尤尼斯地区的军事行动仍在继续。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军过去24小时对加沙地带的袭击共造成210人死亡、386人受伤。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加沙事务主管托马斯·怀特24日说,近东救济工程处位于汗尤尼斯的一处培训中心当天遭袭后起火,造成至少9人死亡、75人受伤。
22日以来,以军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人员在汗尤尼斯地区展开激烈战斗。目击者说,由于以方持续不断地轰炸,当地居民处于恐慌状态,数千人前往加沙中部地区避难。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言人阿什拉夫·齐德拉日前发表声明说,以军轰炸地点主要位于汗尤尼斯西部地区,当地仍有不少伤者无法得到救援。汗尤尼斯市纳赛尔医院手术室已无法接收更多伤员。
双方持续冲突也导致以军人员伤亡。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23日说,21名以军预备役士兵22日在加沙地带的一次战斗中身亡。据以色列媒体统计,这是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单日最高死亡人数。


09

1月25日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5日在世卫组织执委会会议上,再次呼吁在加沙地带实现停火,并为巴以冲突寻求政治解决方案。谭德塞说,本轮冲突已造成约2.6万人死亡,其中70%是妇女和儿童。他说,在加沙地带卫生服务瘫痪的情况下,伤者和慢性病患者无法获取医疗服务,流行病、饥荒等因素叠加增加了死亡风险,“很难想象加沙地带的情况有多糟糕”。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2.59万人死亡、逾6.4万人受伤。

d9fe18470b27f1a66ceabd9b7b6912fb.jpg

10

1月26日


联合国国际法院26日在海牙发布临时措施,要求以色列遵守联合国《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国际法院院长琼·多诺霍26日宣读的判决书说,加沙地带灾难性的人道主义局势面临进一步恶化的严重风险,以色列必须遵守联合国《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规定的义务,采取一切可能措施,防止在加沙地带发生针对巴勒斯坦人的种族灭绝行为。
判决书说,以色列要确保其军队不实施任何种族灭绝行为,同时还要采取一切可能措施,防止和惩罚任何实施或煽动实施种族灭绝的行为。此外,以色列还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为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提供急需的基本服务和人道主义援助。判决书说,以色列必须在一个月内向国际法院提交报告,说明为执行国际法院判决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26日下午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说,国际法院做出的裁决是“国际法、人权与正义的一次胜利”,南非政府欢迎这一决定。国际法院发布的“临时措施”对以色列是具有约束力的,南非期待以色列能够执行国际法院的裁决。
欧盟委员会26日发表声明说,欧盟重申继续支持联合国主要司法机关国际法院。国际法院的判决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双方必须遵守。欧盟期待该判决全面、立即和有效的实施。
巴勒斯坦外交部长马立基发表视频讲话,欢迎国际法院发布的“临时措施”。他表示,国际法院法官评估了事实和法律,其裁决有利于人道和国际法。这是一项具有约束力的法律义务,巴呼吁所有国家,包括以色列,确保执行国际法院发布的所有“临时措施”。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当天发表声明说,国际法院的裁决是“一项重要进展”,有助于孤立以色列并揭露其在加沙地带“所犯的罪行”。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6日发表声明反驳针对以色列的种族灭绝指控,称以方军事行动是针对哈马斯,不是巴勒斯坦平民,并表示以色列将继续与哈马斯作战,直到取得完全胜利。他还说,以色列对国际法的承诺坚定不移。与每个国家一样,以色列拥有自卫的固有权利。剥夺以色列这一基本权利的企图是对犹太国家的公然歧视。


11

1月26日


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26日呼吁加强地区和国际合作,以实现加沙地带停火。据卡塔尔埃米尔宫网站消息,塔米姆当天与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讨论了加沙地带最新局势。塔米姆强调加强地区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以实现立即停火、保护加沙地带平民生命,并确保人道主义援助持续进入加沙地带。拜登表示,赞赏卡塔尔在巴以问题上所做的外交和人道主义努力。
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卡塔尔一直在斡旋调解加沙地带冲突,并努力确保人道主义援助进入遭围困的加沙地带。


12

1月26日


伊朗外交部南亚总司长穆萨维26日宣布,伊朗和巴基斯坦大使恢复外交使命。穆萨维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伊朗和巴基斯坦人民及当局对两国关系恢复良好感到高兴。”

  据伊朗伊斯兰通讯社报道,巴基斯坦驻伊朗大使穆罕默德·穆达西尔·提普26日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与此同时,伊朗驻巴基斯坦大使礼萨·阿米里·穆加达姆当天下午抵达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


13

1月27日


以色列国防军27日发表声明说,以军正进一步加强北部边境的战备,过去一周北方预备役伞兵旅进行了密集的实弹和城市作战演习。

  声明说,以军北方预备役伞兵旅和作战工程兵部队过去一周进行了训练演习,为以军冬季天气条件下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和北部地形上作战做好准备。声明援引该伞兵旅副旅长的话说,经过为期一周的演习,“我们已经完全做好了准备”。

  根据以军27日发表的另一份声明,当日全天都有从黎巴嫩向以色列北部的军事发射活动,部分目标被以军防空系统拦截。以军战机袭击了黎巴嫩真主党的哨所等军事设施。

  在加沙地带,以军27日继续开展军事行动。根据以军声明,以军一支突击部队当天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西部袭击了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多处军事设施并缴获武器装备。过去一周,这支突击部队共打死100多名巴武装人员。

  以色列民众27日晚在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举行游行示威,要求以政府将精力放在推动加沙地带被扣押人员获释上。一些左翼组织呼吁以政府尽快在加沙地带停火,并从约旦河西岸撤出军事部署。


14

1月27日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多名员工被指控参与去年10月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针对以色列的袭击。欧美多个国家27日宣布暂停向该联合国机构提供资金。
近东救济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说,以色列方面向该机构提供了参与袭击人员的相关信息。近东救济工程处已经解除涉事员工的合同并启动相关调查,任何参与“恐怖行动”的员工都将被追责,受到刑事起诉。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在一份声明中说,近东救济工程处有12名员工受到指控。美方将审查相关指控并评估联合国的相应措施,在此期间暂停向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额外资金。

  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和芬兰随后也以相同理由,宣布暂停资助近东救济工程处。

拉扎里尼27日对这些国家暂停出资表示“震惊”。他说,近东救济工程处失去资助将影响整个地区的人道主义工作,尤其是在加沙地带,“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不需要这样额外的集体惩罚”。

近东救济工程处成立于1949年,主要负责向生活在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以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巴勒斯坦注册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救助、教育和医疗等服务。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该机构在加沙地带人道主义援助中发挥关键作用。据路透社报道,加沙地带三分之二人口接受过该机构的帮助。
巴勒斯坦外交部称以色列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指控为“宣传攻势”。哈马斯谴责以色列“威胁”近东救济工程处,呼吁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机构“不要屈服于威胁和勒索”。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秘书长侯赛因·谢赫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宣布暂停支持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国家“立即撤回决定”,因为切断救助将带来政治和人道主义风险。
以色列外交部长伊斯拉埃尔·卡茨27日说,他将推动以色列政府出台一项政策,使近东救济工程处在本轮巴以冲突结束后无法在加沙地带运营。卡茨在社交媒体X上说:“在加沙的重建过程中,近东救济工程处必须被其他真正致力于和平和发展的机构代替。”

  据德新社报道,近东救济工程处在加沙地带有多达1.3万名雇员,绝大多数为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媒体先前报道称,近东救济工程处雇用的一些教师对哈马斯偷袭致死大量以色列人表示“庆祝”,哈马斯扣押的人员中有人是被该机构雇员劫持并带到加沙地带。这些报道均未得到核实,可信度存疑。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斯特凡纳·迪雅里克说,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已承诺,将对近东救济工程处进行全面且独立审查。


15

1月27日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27日向卡塔尔公开施压,要求卡方尽快促成释放加沙地带被扣押人员。
内塔尼亚胡在27日举行的电视新闻发布会上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卡塔尔设有政治办事处且接受卡塔尔的资助,因此“卡塔尔对哈马斯有影响力,他们理应施加压力。他们把自己定位为调解人,请他们把我们被扣押的人员带回来”。
据多家媒体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负责人将在欧洲与卡塔尔、埃及官员会晤,讨论新一轮停火协议和解救被扣押人员。路透社27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谈判时间可能定在28日,具体地点未知。不过,目前这四个国家尚未正式发布消息。按照路透社说法,内塔尼亚胡的这番表态措辞“罕见地直率”,意在向斡旋谈判的卡塔尔施压,以表达以方不满。
卡塔尔方面没有立即回应内塔尼亚胡的最新言论。


16

1月27日


伊拉克总理媒体办公室27日发表声明说,伊拉克和美国当天启动首轮对话,讨论结束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在伊拉克的存在。声明说,伊拉克总理苏达尼主持了首轮对话,但没有公布更多细节。
伊拉克外交部25日宣布,伊拉克和美国将启动高级军事委员会对话,推动制定具体时间表,确定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顾问在伊驻留期限,并开始逐步减少驻伊顾问数量。


17

1月28日


以色列军方28日宣布以色列与加沙地带之间的凯雷姆沙洛姆口岸为军事禁区,以防止当地民众继续阻止人道救援物资进入加沙地带。

  以军方28日在一份声明中说,在对形势进行评估后,南方司令部司令签署命令,宣布凯雷姆沙洛姆口岸地区为“封闭的军事禁区”。据以色列《新消息报》报道,以军宣布该地区为军事禁区,旨在防止以色列民众继续在该口岸举行抗议活动,阻挠人道救援物资进入加沙地带。

  本月24日以来,包括被扣押的以色列人员家属在内的数百人堵塞凯雷姆沙洛姆口岸,阻止运载人道救援物资的货车通过该口岸进入加沙地带。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的数据,24日当天仅有9辆卡车通过凯雷姆沙洛姆口岸进入加沙地带,其余114辆卡车不得不绕道与埃及交界的拉法口岸。以总理内塔尼亚胡27日表示,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是有必要的,并要求以军方解决这一问题。


18

1月28日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28日晚发表声明说,正在法国巴黎举行的有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之间停火协议的谈判首轮会议“具有建设性”,但双方立场仍有“重大分歧”。

  声明说,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局长巴尔内亚、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和埃及情报总局局长阿巴斯·卡迈勒参加了会议。这是一次“具有建设性”的会议,但以巴双方立场仍有“重大分歧”。与会者将在本周继续开会进行讨论。

  据了解,此次谈判由美国主导。由于哈马斯和以色列拒绝面对面谈判,因此埃及和卡塔尔方面事先与哈马斯进行沟通,两国代表再前往巴黎与以色列进行谈判。


19

1月28日


伊朗外交部28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27日发生在伊朗东南部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袭击事件。袭击造成巴基斯坦人9死3伤。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纳赛尔·卡纳尼在声明中说,对巴基斯坦政府和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伊朗有关方面正对袭击事件进行调查。伊朗和巴基斯坦“不会让敌人破坏两国之间的兄弟关系”。
据伊朗迈赫尔通讯社27日报道,不明身份武装人员当天凌晨在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袭击外国人住所。3名武装人员随后逃逸。目前尚无任何组织宣称制造了这起袭击事件。
伊朗总统办公室网站27日发表声明说,伊朗总统莱希当天在德黑兰会见巴基斯坦驻伊朗大使穆罕默德·穆达西尔·提普时说,恐怖主义对地区所有国家构成威胁,并强调两国要在打击恐怖主义、毒品和有组织犯罪领域实施联合计划。
巴基斯坦外交部27日确认9名巴基斯坦人在伊朗遇袭身亡,并对这一事件予以谴责。巴外交部发言人蒙塔兹·俾路支表示,巴基斯坦正与伊朗方面保持联系,巴方强调需要立即调查这一事件,并追究涉案人员的责任。


20

1月28日


美国总统拜登28日表示,驻扎在约旦东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的美军美东时间27日晚遭无人机袭击,造成3名美军士兵死亡、多人受伤。

  拜登当天发表声明说,美方仍在搜集与这起袭击相关的信息,认为这是由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受伊朗支持的武装组织发动的一次袭击。美方将“择机以自己的方式”追究发动袭击者的责任,并承诺继续打击恐怖主义。

  美国中央司令部28日在一份声明中说,这起袭击造成3名美军士兵死亡、25人受伤。

  另据约旦政府通信大臣兼发言人穆罕纳德·穆拜丁28日在当地电视台发表声明说,此次针对美国军事基地的无人机袭击没有发生在约旦境内。其目标是驻扎在叙利亚南部坦夫地区的美军基地。但他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撰稿 | 宋雨轩

网页编辑 | 朱维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