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召东赴尼泊尔开展学术交流和调研

为拓展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与南亚地区高校的联系,推进南亚区域相关学术研究与合作,王召东老师11月5日-12日对尼泊尔进行了调研,相继拜访了加德满都大学、尼泊尔总理府、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经商处等地,并与尼泊尔当地媒体人、特里布文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学院教师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与加德满都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 Uddhab Pyakurel交谈,双方就学生培养和学术交流初步交换了意见。

IMG_256

IMG_257

(图中为加德满都大学主楼)

近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8届博士校友Rupak Sapkota被任命为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的外交事务顾问,王召东老师代表学院进行了拜访和祝贺,双方还就智库建设和研究合作进行了沟通。

IMG_258

(右一为Rupak Sapkota)

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经商处调研期间,谢宇参赞详细介绍了尼泊尔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以及当前中国企业在尼泊尔的援助、投资和经商活动。中方企业在尼泊尔参与和援建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加德满都的环城公路、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博卡拉机场等,为尼泊尔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尼泊尔人民的普遍好感。但由于印度和西方势力的干预,媒体上指摘中国“债务陷阱”的声音不断。中国在加强经济援助的同时,亟待加强在尼泊尔的“软实力”。

IMG_259

(左一为谢宇参赞)

IMG_260

(中间为Jhalak Subedi,右边为Deepak Prakash Bhatt)

Jhalak Subedi是尼泊尔著名的左派媒体人和作家,曾为尼泊尔语杂志Mulyankan主编,现为Naya Patrika日报的专栏作家。Deepak Prakash Bhatt为前尼泊尔众议院议员,现为智库尼泊尔安全治理中心 (NCSG) 的创始主席。Jhalak和Deepak对中国感情极深,他们在青年时代阅读了大量与中国有关的书籍,至今对作家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记忆深刻。他们普遍担忧尼泊尔青年受印度和西方文化,包括“韩流”影响的现状,热切地希望引入更多的中国文化到尼泊尔。由于特里布文大学处于假期,多数教师在外。王召东与特里布文大学大学的多位老师进行了电话沟通。双方就南亚区域研究,学术交流与学生培养等议题初步交换了意见。此次尼泊尔之行是我院开拓南亚学术网络的第一步,伴随着区域国别学科建设的深入展开,期待我校更多的老师可以踏上南亚的土地,开展学术与文化交流。

文案:王召东